前端編輯

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一、品格與人文素養教育值得投資嗎?

目前通識課程的書院教育與人文素養活動的經費是來自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102-106),教育本就是一種投資,當然是要花錢的。中部某所私立大學一年經費1200萬元,用在每年100位左右的書院生身上,經費來自校友捐款,是菁英書院的做法。高醫書院的經費來自教育部,以普及全體大一學生(1200餘位)為對象。

各位同學,一年800萬經費,扣除寒暑假,我們辦了近百場人文講座、40多場動態演出、8-9場靜態展覽,投入了近70位書院導師和LA參與書院活動,還有配合活動超時工作的敬業行政同工,為大學教育的第一哩預作存款,您真的覺得不值得嗎?

 

二、對學生會意見的回應

    ()、對於學生會所做的問卷,確實在問卷設計上並沒有多大信心去予以肯定,理由是,就社會科學的研究學理而言,一份問卷必須要有信度和效度始能具有參考價值。相較於上一屆學生會進行問卷設計前,與書院師長充分溝通想要呈現的內容、好提供書院活動規劃做參考。本次的問卷設計多採用是非題(vs. 不是; 贊成 vs. 不贊成),而非態度量表,其結果恐怕真是較難成為具體建議而供改進參考。

    ()、內容所稱人文素養12345要求每位學生要加入社團,但學生可能只為達成要求而無心投入。本意上,護照要求就是希望推學生一把,尋找他有興趣的社團參與,社團的吸引力與活動內容,才是學生是否持續參與及投入的關鍵所在。

   ()、儘管如此,通識中心仍然就社團活動時間與人文素養活動的時間衝突,於1041231日邀請各社團社長座談達成一起努力的共識,包含週三夜的動態表演改成週三或週四,事先公告書院活動給社團社長、請各社團推薦講座人選,表演社團排入書院活動內等等。

 

三、書院教育是通識教育體驗課程、而非興趣導向的課外活動

   ()、目前本校的通識課程中,有兩門必修0學分的體驗課程(大學入門、服務學習) 。既然是體驗課程,上課的時間與地點就不限定在課堂上,課程設計是本校參與教育部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承諾以做中學方式來改善通識課程品質產出的結果;所以與一般必修課程在評分方式上會採多面向(期中考、平時成績、作業成績、期末考等等)相同,體驗課程在評分方式也是採多元管道,例如大學入門成績便包含有新生週成績、書院成績、人文素養成績(護照12345)、以及系所評分等。所以所稱書院活動要求達成12345是一個不完全正確的認知。

   ()、書院教育強調的是境教,透過共學、共膳、共遊、師生互動、及LA關懷院生來傳達六大核心理念。而人文素養12345(上學期11223,下學期11122)是以陶冶學生人文素養為導向,兩者是不同的。當然,與一般必修課程一樣,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有人投入較多時間、有人投入較少時間。無論書院活動或者人文素養要求,修課同學的投入度當然會因人而異,然而平心而論,一位學生一學期的藝文活動及聽演講,只要擇6-7場即可達到目標,不達成亦無特別懲罰(與修課不交作業意義相同)。其中學生的書院心得報告被質疑因為具名、綁成績所以被迫說好話一節,事實上書院心得僅占5(總成績100分,只要符合字數規範,即可得4-5分,無論內容是褒或貶。另外,該科目零學分,不計入總成績內,只有P或者F)。在強調自由、獨立思考的高醫學風下,假定學生會願意違背自己的心意來換得成績,是否太低估了本校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

Go to top